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电力掐喉!全球铝业150万吨增量危在旦夕
发布时间:2025-11-06 09:38:27 浏览:3
2025年,铜市场经历了戏剧性的反转:原本预计新增75万吨产能,结果却变成了减产15万吨。⁠如今,同样的剧情正在铝行业上演——不是设备不够,而是电力不让。

南非矿业巨头 South32 位于莫桑比克的 Mozal 铝厂 电力合同将于 2026 年 3 月 到期,但续签前景不明。澳大利亚 Tomago 铝厂⁠(力拓参股)更是直接表示,若 2028 年底 电力合同无法续约,可能被迫停产。

与此同时,美国部分地区的零售电价已突破 20 美分/千瓦时,⁠创下历史新高。而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 2030 年 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翻倍,⁠工业用电将被系统性挤占。

铝业的瓶颈,正在从“电解槽产能”转向“电力获取能力⁠”——谁能买到、买得起、买得稳电力,谁才能在 2026 年的供给风暴中活下来。

“150 万吨增量”的幻觉

表面上看,全球铝供应还在增长。但华泰证券的测算揭示出一个残酷的现实:

2025 年和 2026 年全球电解铝总供给量分别为 7391.3 万吨和 7534.3 万吨,同比增长仅 2.29% 和 1.93%。

换句话说,那“新增”的 150 万吨,其实正被电力问题一点点吞噬。

最近几周,行业内连环爆出警讯:

10 月 21 日:世纪铝业因电气故障暂停冰岛 Grundartangi 铝厂一半产能,影响约 20 万吨;

8 月:South32 为 Mozal 铝厂计提 3.72 亿美元减值,因电价飙升、续约谈判陷入僵局;

Tomago 铝厂已提前启动员工沟通,为 2028 年电力合同做“停产预案”。

可以说,所谓的“有效供给”已不再是名义产量,而是:

有效供给 = 名义新增 −(电价上行 + 合同不确定 + 设备/环保约束)

以印尼为例,虽然规划了超过 600 万吨电解铝产能,但因电力基础设施滞后,实际投产步履维艰。

如果说 2025 年只是“供给收缩”的前奏,那么2026–2028 年⁠将进入海外铝厂电力合同密集到期期,叠加数据中心“抢电”效应,全球铝供给的不确定性将急剧上升。

世纪铝业的 20 万吨停产,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考验在于:当电力合同从例行公事变成生死关口,全球铝业的脆弱性将被彻底暴露。

电力成为铝业的“第一性原理”

在表面的产量曲线背后,一场更深层的结构性变革正在展开——电力,已成为决定铝业存亡的根本逻辑。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

到 2030 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达到 945 太瓦时,⁠相当于整个日本的年用电量,占全球用电量近 3%;

从 2024 年的 415 太瓦时增长到 2030 年,增幅超过一倍;

与之对比,全球铝冶炼产能几乎停滞不前。

在美国,这种矛盾已赤裸裸地显现。2025–2026 年美国用电量创新高,部分地区电价飙升至 20 美分/kWh,⁠数据中心密集区的电价更比五年前高出 267%。

科技巨头们正以 120 美元/兆瓦时 的价格抢购核电直供电力,比批发价高出两倍。这意味着——工业用电正被高价挤出市场。

AI 的崛起对铝业是一体两面:

需求端:⁠AI 设备和新能源行业带来温和利好;

供给端:⁠却是确定性的利空。

数据中心“吞电”效应带来了三重压力:

价格约束:⁠高电价让冶炼厂难以承受;

稳定性约束:⁠长协电力合同频频失灵;

绿色约束:⁠火电冶炼厂面临碳排风险。

电力的获取与成本,正在取代“矿石资源”“技术水平”,成为全球铝业的新竞争门槛。当数据中心像黑洞一样吸走电网容量,工业用电正从“必需品”变成“奢侈品”。

中国水电铝的逆势崛起

就在海外铝业陷入电力焦虑之时,中国的水电铝正在悄然崛起。

2025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通知》,明确规定电解铝行业绿电消费比例须达到 27%–70%。⁠其中,四川、青海、云南等水电大省被要求达最高标准 70%,⁠并将以绿证作为核算依据。

政策护城河筑起的同时,成本优势更是显著。安泰科数据显示:

2025 年我国电解铝行业绿电消费比例可达 42.3%;

吨铝绿证成本最低仅约 19 元。

相比之下,美国部分地区电价已突破 20 美分/kWh,而云南、贵州等地的水电成本极具竞争力。在电力约束时代,这种差距将被无限放大。

海关数据显示:

2025 年 3 月,中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 50.6 万吨;

8 月达到 53.4 万吨,⁠连续数月稳定在高位。

当海外产能因电力问题收缩,中国水电铝凭借绿电认证⁠和低碳溢价,⁠成为国际客户的首选。欧洲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反而变成中国水电铝的竞争利好。

从产业链角度看:

上游⁠水电铝企业如云铝股份、神火股份正加速布局绿电配套;

中游⁠加工企业如南山铝业、明泰铝业则在产品认证上抢占先机;

下游⁠应用端的新能源汽车、光伏支架等低碳需求场景,为水电铝提供了广阔的出口空间。

这不只是成本优势,更是一次绿色转型中的战略跃迁。

结语

全球铝业正经历从产能约束到电力约束的深刻变革。

150万吨名义增量的脆弱性、数据中心用电的系统性挤占、中国水电铝的差异化优势,共同勾勒出未来铝业竞争的新图景。

在电力成为第一性原理的时代,谁能掌握稳定、廉价、绿色的电力资源,谁就能在这场供给风暴中占据主动。
来源:天下铝讯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