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周二沪铜继续下挫,市场交投略有回暖。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 50.1,非制造业PMI 54.4,均大幅高于前值并超预期。IMF一年来首次上调全球增速预期,从2.7%上调至2.9%;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5.2%。现货方面,上海现货贴水50元,由于国内补库存速度高于去年,现货明显受到压制,消费复苏还没有启动,交易者关注元宵节后的消费表现。技术上看,铜价短期回落,等待企稳短多。
铝:31日沪铝窄幅震荡,华东现货贴水维持在百元。春节以来铝锭社会库存大增24万吨为近年高位水平,2月铝市场仍面临持续累库压力,国内春节消费强势回暖继续给予市场较高的复苏预期,等待现实进一步验证。本周美联储利率决议和非农数据给金融市场带来较高波动风险,叠加铝价处于近几月高位,建议观望为主,有卖保需求企业万九上方考虑增加保值比例。
锌:沪锌日内回撤涨幅,变动不大。31日现货锌价上调到24360元/吨,对交割月实时贴水35元/吨。价差方面,因冬季消费“一波三折”,下游低位回暖弹性较大,体现在合约上,2302累库压力最大,02-03、02-04间仍有价差反套空间;2304、2305合约会有一定的宏观旺季溢价,倾向月间正套。调整锌市交投节奏,即旺季需求预期下,即便沪锌累库到20万吨上方,也暂难开启明显跌幅,以向上摸索阻力为主。空头策略回避,短线交易或观望。
铅:沪铅增仓,尾盘下跌。31日原生铅报15125元/吨,原再生铅价差52元/吨。12月精铅出口量放大到1.64万吨,本月伦铅库存暂未显示出明显的中国铅锭流入迹象,仅LME注销仓单比例再次下降;海外期权显示,铅在买权端有一定想象空间。国内铅市较好的买入点位在1.5-1.52万元/吨间、原再生铅价差参考值为0-50元/吨间。观察淡季低价,择机多配。
锡:沪锡接下来关注下方23万一线支撑,不过短线操作上不建议过分追高,多单持有即可。现货方面,年后首周交易,现市处于建库阶段;尽管有些下游企业全年无休,但部分目前仍尚未恢复生产,因此实际需求仍待提升;随着走势回落,现货报价下调,整体活跃度平平,市场寄望后期需求得以快速复苏。
镍:从盘面来看,沪镍再度突破22万,技术信号有所偏强。主力略有推升迹象,但利好消息显现之后,多头或趁高逃遁,短期沪镍涨势并不很确定,可能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不过中期趋势可能仍偏好,冲高回落之后,仍然有望继续上探23万。
钢坯:31日唐山钢坯直发成交偏弱,仓储现货报3940-3950元/吨含税出库,低价成交。下游成品材价格稳中趋弱,整体成交偏弱。
焦炭:31日日照、青岛港 焦炭现货暂稳运行。贸易集港继续回暖,两港库存整体回升。现贸易现汇出库:准一级焦2730,一级焦2830;工厂承兑平仓:二级2610,准一级2710,一级2810;一级干熄3170。
期货价格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03:00收报6.7531元,较周一夜盘收盘跌9点。成交量334.32亿美元。
德国DAX30指数1月31日(周二)收盘上涨1.37点,涨幅0.01%,报15127.45点;英国富时100指数1月31日(周二)收盘下跌12.68点,跌幅0.16%,报7772.19点;法国CAC40指数1月31日(周二)收盘上涨0.41点,涨幅0.01%,报7082.42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1月31日(周二)收盘上涨4.42点,涨幅0.11%,报4163.05点;西班牙IBEX35指数1月31日(周二)收盘下跌13.46点,跌幅0.15%,报9035.84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1月31日(周二)收盘上涨257.02点,涨幅0.98%,报26593.00点。
道琼斯指数涨369.80点,涨幅1.10%,报34086.89点。标普500指数涨58.49点,涨幅1.46%,报4076.2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90.74点,涨幅1.67%,报11584.55点。
WTI 3月原油期货收涨0.97美元,涨幅1.24%,报78.87美元/桶,1月份累计下跌约1.7%。
COMEX 4月黄金期货收涨0.3%,报1945.30美元/盎司。
国际铜夜盘收涨0.45%,沪铜收涨0.39%,沪铝收涨1.16%,沪锌收跌0.08%,沪铅收跌0.69%,沪镍收涨1.30%,沪锡收涨0.27%。不锈钢夜盘收平。
LME期铜收涨12美元,报9222美元/吨。LME期铝收涨54美元,报2644美元/吨。LME期锌收跌57美元,报3389美元/吨。LME期铅收跌23美元,报2136美元/吨。LME期镍收涨1125美元,报30344美元/吨。LME期锡收跌319美元,报29490美元/吨。
国内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纯碱涨超2%,沥青、苯乙烯、棉花涨超1%;LPG跌超3%,焦煤跌近2%,焦炭、棕榈跌超1%。
宏观与行业要闻
1、IMF上调2023年全球GDP增长预测至2.9%
IMF将2023年全球GDP增长预测从10月预估的2.7%上调至2.9%。由于货币政策收紧力度加大,将2024年全球GDP增长预测从10月时预测的3.2%下调至3.1%。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加息减缓了需求,2023年和2024年的全球通胀率将从2022年的8.8%分别下降到6.6%和4.3%。
2、IMF世界经济研究部门主管:中印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50%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研究部门主管丹尼尔·利 (Daniel Leigh)在华盛顿接受第一财经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全球经济面临多重风险,欧美经济恐遭遇痛苦的着陆,而“中印两国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将达50%”。IMF认为,全球经济在2023年仍面临多重逆风,通胀压力仍难完全消除,快速收紧的货币政策正使发达经济体陷入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另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调整,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有力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
3、美联储官员暗示暂停加息的时间或许是在5月份
如果出现更多通胀降温的证据,美联储官员料将在3月的会议后考虑暂停加息。这基于美联储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勾勒出的时间表。作为该机构最受密切关注的鹰派人物之一,他于2022年较早便提议美联储采取前期集中加息的策略。美联储官员曾表示,显示物价涨幅稳步下降的10月、11月和12月通胀数据为其所喜闻乐见,但他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4、报道:美国政府将禁止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中国华为公司之间的所有联系,禁止包括英特尔和高通在内的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报道称,美国一些官员向拜登政府提出了这一建议,若这项政策获得通过,所有美国供应商向华为供货的许可证申请都将被拒绝。知情人士称,这项政策还处于早期讨论阶段,有可能在5月时获得通过,即美国将华为加入“实体清单”四周年之时。路透社报道称,有3名知情人士称,美国政府已停止向美国企业发放向华为出口产品的供货许可证,包括5G级别以下的物品,如4G、Wifi 6和Wifi 7、人工智能以及高性能计算和云项目。对此美国商务部发言人仅表示,将“不断评估我们的政策和法规”,而英特尔和高通都拒绝置评。
5、中国有望成为拉动2023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预期。IMF预计,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的复苏和人员流动的改善,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大幅升至5.2%。联合国在报告中预测,随着中国政府优化防疫政策、采取利好经济措施,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加速,达到4.8%。世界银行也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2.7%上升到今年的4.3%。在全球经济增长相对乏力的背景下,中国被视为拉动2023年全球经济免于衰退的关键“引擎”。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强力提振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全球资金闻风而动,外资布局中国资产跑出“加速度”。今年1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达1412.90亿元,再度刷新沪深股通单月净买入的新高。
6、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610.9亿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039.6亿元,下降9.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638.4亿元,下降7.2%。
7、统计局:1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升至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高于上月3.1、12.8和1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统计局解读称,1月份,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制造业PMI升至50.1%,重返扩张区间,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高于上月,制造业景气水平较快回升。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12.8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1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结束连续6个月回落走势,升至扩张区间,本月春节假日消费市场回暖,服务业景气水平大幅回升。
8、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规模超9万亿元,3.4万亿流向风电光伏
1月31日,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高达9.2万亿人民币(含台湾地区),新能源产业已经成新兴科技产业的重点投资领域。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内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风电光伏,金额约为3.4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36.9%;储能投资总额2.7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29.3%;锂电池储能投资总金额2.2万亿人民币,占比约为23.6%;氢能投资总额超6800亿人民币,占比约为7.4%。
9、机构评论:美国劳工成本下降,但不足以阻止美联储加息
美国第四季度劳工成本指数季率的增长幅度低于市场预期,但可能不足以阻止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并在更长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衡量工资和福利的广义指标——劳工成本指数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劳动力成本已连续六个季度上涨至少1%,延续了自1996年以来的纪录。
10、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欧元区第一季度经济预计收缩
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Rory Fenessy在一份报告中说,欧元区经济在第四季度成功避免了收缩,但随着消费需求进一步减弱,欧元区经济活动可能在第一季度下滑。订单积压减少、补充库存需求减少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会进一步打击欧元区工业部门,而加息的影响也将通过打击投资继续影响实体经济。能源价格正在回落,但不确定性仍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所以即使通胀下降,实际收入也需要时间才能恢复。Fenessy还提醒道:“不要认为欧元区经济已经走出困境。”
11、花旗:IMF对英国经济的悲观展望可能引发更多刺激措施的呼吁
花旗经济学家表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下调英国经济增长预期后,英国财政大臣亨特可能再次面临实施进一步财政刺激措施的政治压力。目前亨特不太可能改变对抑制通胀的关注,但可能会采取有限的措施,比如在第二季度之前将燃油税或家庭能源账单削减至2500英镑。至于IMF的预测(预计英国经济在2023年将收缩0.6%,2024年增长0.9%),花旗表示,这一预测过于乐观,因为它似乎考虑到了累积储蓄对消费的潜在提振。花旗预计,到2024年,英国经济将收缩0.1%。
12、李克强:经济好金融才会好 金融稳定经济才能稳健
李克强考察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来到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与工作人员交流,对外汇储备实现好的经营收益表示肯定。他说,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外汇储备体现国际上与我国开展经贸合作的信心,汇率稳事关经济金融大局稳。这些年面对多轮外部冲击,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国际主要币种中相对稳健,为稳定外贸、金融、经济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李克强详细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他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改革发展有力支持了经济发展。从过去十年周期看,经济年均增长6.2%,从53万亿元大幅增加到121万亿元,金融机构总资产也大幅增加。经济好金融才会好,金融稳定经济才能稳健。
13、1月31日LME有色金属库存
LME铜库存减875吨至75225吨。LME铝库存减4325吨至407325吨。LME铅库存持平至20250吨。LME锌库存减175吨至17250吨。LME锡库存增15吨至3015吨。LME镍库存减294吨至49374吨。
14、1月31日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上期所铜增加1105吨至102652吨。上期所铝增加947吨至143467吨。上期所铅减少444吨至47478吨。上期所锌增加1027吨至25145吨。上期所锡增加14吨至6438吨。上期所镍减少6吨至811吨。上期所不锈钢增加2004吨至90080吨。
15、2022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10202亿元 同比增长44.3%
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消息称,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降幅较前11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10202.0亿元,同比增长44.3%,增幅较上月收窄2.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594.9亿元,同比下降22.0%。
16、12月河北省生铁粗钢产量增长突出
国家统计局分省份产量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冀苏鲁辽晋五省合计生产生铁3961.2万吨,环比增2.5%;占全国生铁总产量的57.4%。1-12月份累计,冀苏鲁辽晋五省区生铁产量4.98亿吨,占全国生铁总产量的57.6%。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