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吨铅锌巨矿年底试产!江铜联手贵州打造西南首个智能矿山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5-09-16 09:38:42 浏览:14
赫章县猪拱塘铅锌矿项目传来重大进展——选矿厂主体工程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井下供电、供水、通风、排水系统建设将于年底全面完成,12月底一采区将具备试生产条件。这一由贵州鼎盛鑫矿业、江铜集团、贵州地矿113地质队联合推进的探采选冶一体化项目,预计2025年完成投资7.62亿元,投产后将形成年产锌精矿20.54万吨、铅精矿6.64万吨、硫精矿45.83万吨的规模化产能,铅锌总储量突破500万吨,成为西南地区最大铅锌矿生产基地。
项目自启动以来,采用“边建设边优化”模式推进。目前,选矿厂钢结构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井下主斜井、副井、风井“三井贯通”工程提前15天完成,为后续设备安装奠定基础。按照规划,12月底前将完成井下六大系统建设,实现一采区试生产条件。这一进度较原计划提前3个月,得益于江铜集团在矿山开发中的技术积淀与贵州地矿113队的地质勘查经验深度融合。
据最新勘查数据,猪拱塘矿区铅锌总储量达500.2万吨,其中锌金属量348万吨(平均品位5.5%),铅金属量152万吨(平均品位2.4%),伴生硫精矿资源量超1200万吨。按当前铅锌市场价格计算,仅铅锌两项资源价值即超400亿元。项目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35亿元,税收贡献超4亿元,可直接带动当地就业1200人以上。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采用“5G+智能采矿”技术的铅锌矿山,项目引入江铜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选矿系统,实现选矿回收率92%以上,较传统工艺提升8个百分点。同时,通过“三废”综合利用技术,硫精矿品位从40%提升至45%,尾矿资源化利用率达95%,符合国家“双碳”战略下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项目所在地赫章县,作为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正通过“矿山+产业”模式推动经济转型。依托铅锌资源,当地规划建设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园区,吸引电池材料、合金制造等下游企业入驻,形成“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全产业链。据测算,项目全面达产后,将拉动区域GDP增长2个百分点,助力毕节试验区打造“绿色能源—有色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
尽管前景广阔,项目仍面临地质条件复杂、环保标准升级等挑战。矿区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岩溶发育导致施工难度增加;同时,国家对矿山生态修复要求趋严,需投入专项资金进行边坡治理、植被恢复。对此,项目方已建立“开发-治理-修复”一体化机制,确保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