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上游原材料来看,受铜价逐步回升的影响,再生铜供应商出货积极性被提振,再生铜原料边际供给量有所增加 ....
铝:果不其然,回顾库存走势,华南铝锭库存拐点在3月8日出现,受此带动,全国铝锭的库存拐点也大约在3月9日出现了。自库存拐点出现以来,在这半月有余的时间里,华南地区铝锭现货升贴水走势相较其他地区更为活跃,变动的幅度更大,自3月8日对当月贴水25以来......
锌:综合来看,次氧化锌整体仍呈现出供弱需增的局面,市场短期供需平衡相对能够维持,但若考虑到市场本身对于高品质......
铅:铅蓄电池更换市场渐入淡季,多数经销商销售情况明显转淡,电池市场促销氛围较浓,包括电动自行车及汽车整车促销和电池促销。而各地消费差异尚存。
锡:近期美元持续下行,终于兑现到沪锡市场,此前伦锡七连涨先于沪锡一步得到提振,七日最大涨幅超过14%。
镍:方面涨跌互现,伦镍以高达5.17%的涨幅一骑绝尘,盘中最高冲至23695美元/吨,刷新3月9日以来的新高。
宏观与行业要闻
1、中信证券:3月汽车折扣增加但相对温和 消费者或仍在观望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期,乘用车市场因部分品牌大幅优惠受较高关注。我们测算,3月以来(截至3月13日),各品牌确有一定折扣释放,但折扣释放相对温和。其中,合资品牌折扣释放相对明显,奔驰、奥迪、本田及丰田尤为突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继续缓慢释放折扣,燃油车优惠情况相对稳定。从销量情况看,3月1-19日乘用车零售量仍同比下降8%、相对低迷,我们认为消费者或仍处于观望状态。
2、3月钢价呈现倒“V”行情
3月份钢材市场整体呈现由供需双恢复格局向供需双弱格局的逐步过渡,3月中旬起供需整体现减速迹象,3月下旬则呈现供需双弱格局,钢价也随之呈现先扬后抑的倒“V”型走势,上半月走强,下半月回落。“3月中旬需求还可,价格也呈现不同幅度的涨幅,不过这几天,货难卖,钢材价格下跌。”国内某钢企人士告诉记者,钢材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就是走货太差,销售不畅。
3、中信证券:数字经济主线扩散,季报行情阶段浮现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市场即将步入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以及经济政策的校准期,经济恢复节奏和结构有所分化,政策或有结构性加码;全球流动性拐点已至,海外风险频发凸显中国资产吸引力;机构密集调仓和赛道转换告一段落,数字经济交易热度已达极致,逐步向上下游扩散,虹吸效应预计明显减弱,季报业绩修复作为阶段性主线开始浮现。首先,疫后需求释放节奏有所放缓,修复的结构性分化比较明显,全面调查研究并评估一季度经济状况后,预计针对性政策将加码。其次,海外银行风险倒逼货币当局兜底,加息空间和持续时间均被压缩,中国资产对此轮海外金融风险暴露程度极为有限,吸引力凸显。最后,机构对AI的认知转换过于集中导致季末恐慌性调仓,数字经济交易热度已达短期极致,预计虹吸效应会逐步减弱。从配置上看,数字经济产业逻辑和全球流动性拐点逻辑已演变为年度级别主线,季报行情作为阶段性主线开始浮现。
4、中金:美联储或不会轻易降息
中金研报指出,梳理历史上美联储降息的条件,发现要么是经济衰退和通缩风险显著上升;要么是金融市场出现重大“黑天鹅”,且可能演变为金融系统性风险。以史为鉴,我们认为如果不发生比现在更大的金融风险事件,美联储或不会轻易降息。这次美联储或采取“高利率+临时扩表”的组合来应对通胀与金融风险的双重挑战。那么市场为何如此期待降息?一个解释是希望“美联储看跌期权”(Fed put)再现,进而让市场重新回到股债双牛、资产价格全面上涨的“美好年代”。
5、中信建投:算力需求加持,锡价底部回升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AI有望驱动算力需求高增长,并进一步推动锡需求增长;此外,光伏组件的连接也需要焊锡将光伏焊带连接到面板上,每GW装机容量需耗锡约90吨,新能源有望成为锡需求的新增长点。从金融属性来看,当地时间3月22日,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加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已接近尾声。资源稀缺+需求增长+金融属性压制减弱,锡价有望实现底部回升。
6、IMF:中国经济复苏将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在今天(26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人表示,虽然国际经济社会充满挑战,但是中国的强劲复苏将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今年依然充满挑战,而且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低于3%,2024年全球的经济增长也会低于过去十年3.8%的增长。
7、多地钢材市场人士:近期市场交投活跃度减弱 乐观看待四月传统旺季
钢材市场价格自三月中旬后,出现快速回落,较前期高点回落近10%。多地钢材贸易商对记者反馈,近期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减弱,部分地区市场车辆较月内高峰阶段减少六至七成。业内认为,钢材市场价格回落原因有三点:海外宏观风险持续累积,国内地产端需求疲软,叠加天气影响下多地施工进度减缓。展望四月市场,多数业内人士持乐观预期,认为传统旺季对需求有支撑。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