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沪铜收低,隔夜市场情绪走好,夜盘工业品集体上涨,铜价重回震荡平台,隔月BACK较前几日收窄,现货升水下跌状态有所缓解;货商积极入市询价接货,整体出多接少,早市平水铜报价集中于当月贴水10-升水0元/吨左右,好铜对当月升水10-50元/吨,交投僵持,市场多对盘低价交投,逢低入市刚需采入;总体看来,23日下游逢涨观望,仅维持刚需采购;升水铜对当月升水10元/吨;平水铜贴水10-升水0元/吨。
铝:23日铝价小幅回涨,现货市场延续杀跌状态,库存快速去化的现实无法逆转到货增加的预期,持货商下浮出货,报价在-40~-20,在月差收窄的情况下逢低贸易商补货增多,下游亦有采购,低价货源成交好转。后段期价上涨,持货商跟涨乏力,报价最高在+40上下,较低价货源买方有限补入,成交少。
锌:佛山市场,期锌夜盘中心小幅上移,早市开盘震荡后跳水,持货商多积极下调报价清库,早间现货市场麒麟、蒙自、丹霞等货源报价自南储高价升水10元附近一路下调至南储高价贴水10元附近,随期锌跳水后下游陆续逢低入市询价采购,早间成交价格多集中于南储高价贴水10元至高价平水附近,铁峰、兰锌货源报价以南储贴水20至贴水5元附近为主,成交略显寡淡,第二交易时段期锌小幅反弹震荡,市场逢低有贸易商采购操作,下游后市饱和离市,今日市场成交总体平稳。
铅:期铅夜盘小幅高开盘整,早市开盘走势变化不大,主力2305合约收于1539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90元/吨,下游今日逢涨观望,接货积极性转淡,散单成交乏力。
锡:基本面,上游锡矿进口量增加,加工费偏低局面有望得到改善,国内精锡产量维持较高水平,未来有增产可能。近期下游畏高少采,库存保持增长趋势,供需两淡局面,基差维持低位水平;近期海外市场采需减弱态势,LME锡注销仓单高位回落,库存处于低位,预计锡价震荡偏弱。
镍:基本面,上游镍矿进口环比开始下降,但镍矿进口价格回落,原料端供应情况尚可,国内精镍产量预计爬升。近期镍价宽幅震荡,下游逢低采购为主,市场到货增多,库存有明显回升;LME库存持稳运行,但注销仓单明显上升,预计镍价震荡偏弱。技术上,NI2304合约关注10日均线压力,持仓增量空头氛围。
钢坯:23日唐山钢坯直发成交一般,仓储现货报3970元/吨左右含税出库。下游成品材价格以稳为主,整体成交不佳。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稳,报3900。(单位:元/吨)
焦炭:23日日照、青岛港 焦炭现货弱稳运行。贸易集港稍有好转,两港库存稳中有增。现贸易现汇出库:准一级焦2620,一级焦2720;工厂承兑平仓:二级2610,准一级2710,一级2810;一级干熄3170。
期货价格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8296元,较周三纽约尾盘涨311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8634-6.8105元区间。
道琼斯指数3月23日(周四)收盘上涨73.66点,涨幅0.23%,报32103.77点;标普500指数3月23日(周四)收盘上涨8.93点,涨幅0.23%,报3945.9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3月23日(周四)收盘上涨117.44点,涨幅1.01%,报11787.40点。
WTI 4月原油期货收跌0.94美元,跌幅1.32%,报69.96美元/桶。
现货黄金涨幅扩大至1.5%,逼近2000美元/盎司整数位心理关口,3月20日曾涨至2008.76美元。
国际铜夜盘收涨1.02%,沪铜收涨0.91%,沪铝收涨0.52%,沪锌收涨1.08%,沪铅收跌0.10%,沪镍收涨0.60%,沪锡收涨3.77%。不锈钢夜盘收跌0.19%。
LME期铜收涨142美元,报9031美元/吨。LME期铝收涨40美元,报2326美元/吨。LME期锌收涨41美元,报2907美元/吨。LME期铅收涨10美元,报2126美元/吨。LME期镍收涨56美元,报22517美元/吨。LME期锡收涨953美元,报24348美元/吨。
截至23:00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液化石油气(LPG)、低硫燃料油(LU)涨超1%,PTA涨近1%;跌幅方面,菜油跌近3%,菜粕、豆油跌超2%,豆二、棕榈跌近2%,豆粕、铁矿、热卷跌超1%。
宏观与行业要闻
1、工信部:多方面推动新能源电池高质量发展
据央视新闻,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将从多方面推进新型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表示,在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推动钠电、氢燃料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快新型电池与太阳能光伏、关键信息技术、重点终端应用融合创新,推动新型电池向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的趋势发展。工信部还将发布新版《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加快建设锂电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推动行业回收利用的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我们(还)要进一步实施关于做好锂子电池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推动供需的有效对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2、经济日报金观平:“稳”是实施好货币政策的关键
经济日报头版文章称,稳货币是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的重要基础,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稳”。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连续过程,货币政策主要是熨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总需求波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的破坏。货币政策要在力度上保持稳健,防止因“大水漫灌”带来过度投资、债务攀升、资产泡沫等问题;在结构上精准发力,通过优化结构增加经济的内生稳定性,保障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在“稳”的基础上,还应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增强“进”的动力。
3、澳新银行:美元走软将推动大宗商品上涨
澳新银行表示,由于加息预期降低,美元一直在下跌,这可能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澳新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近年来,大宗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被疫情和随后的通胀压力颠覆了。不过,随着供应方面的问题目前有所缓解,这种关系可能会重新出现,美元走弱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欧洲的能源短缺已经缓解,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的关系应该会在2023年重新出现。”澳新银行补充道,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美元应该会继续走弱,本周美元已下跌约1.2%。
4、钢材市场回暖 钢材一天好几个价
进入3月份以来,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国内市场钢材需求逐渐回暖。广东佛山一家钢铁贸易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以来,国内钢材价格一路震荡攀升,价格波动加大,有时他一天要给客户报好几次价格。价格上涨订单增加,也让不少钢铁贸易企业开始增加采购提高库存。来自上海钢联的数据显示,国内螺纹钢今年三月平均周消费量338.79万吨,与去年同比增长12.5%,环比2月份增长84.5%。
5、三菱日联:随着欧元区贸易条件改善,欧元可能受益
三菱日联表示,如果随着能源价格下跌,欧元区贸易条件继续改善,欧元应该会受益。三菱日联分析师Derek Halpenny在一份报告中称,正在进行的能源贸易冲击的逆转可能相当于每年从欧元区减少4000多亿欧元的资金外流。“能源价格可能不会保持在这个水平,因此规模可能会小一些,但我们只是在讨论这对欧元未来的积极发展的情况,欧元区极不可能处于去年TTF天然气价格短暂突破300欧元/兆瓦时的相同处境。”
6、国内库存维持高位,锡价上行力度或受限
据SME信息研发中心,美联储议息会议加息25BP,货币政策表态偏鹰,但受累于消费端仍处于偏弱态势,外盘锡价维持低位。随着进口窗口打开继续补充国内货源,国内社会库存继续增加,终端行业仍没有出现显著好转,锡价上行力度或受限。关注国内库存可能出现拐点。
7、凯投宏观:瑞士央行继续关注对抗通胀,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较大
凯投宏观表示,瑞士央行政策制定者并没有因为瑞信被收购后银行业出现的问题而分散他们抗击通胀的注意力,瑞士央行如期将利率上调了50个基点,至1.5%。凯投宏观欧洲经济学家Adrian Prettejohn在一份报告中称,瑞士央行还将2023年和2024年的通胀预测上调至2.6%和2.0%,并指出价格上涨目前是范围广泛的。由于瑞士今年潜在的价格压力将会加强,而且瑞士央行预测2025年通胀率仍将处于目标区间的高端,6月份可能至少再加息25个基点,而且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很大。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