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周四沪铜低位震荡,连续交易时段大幅低开后,日内收回部分损失,收在68500附近。美零售大超预期使得加息预期再度抬升,市场对于年内可能降息的期待有所落空,美元反弹压制外盘价格重心下移。国内方面,1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转涨,二三线降势趋缓,稳增长举措持续落地开始体现在实体端。现货方面,上海现货换月后贴水50元,下游成交积极度提升,今年贸易长单开启,贸易商有低吸现货需求。技术上看,铜价短期处于整理,低位多头谨慎持有。
铝:沪铝跟随有色整体反弹,华东现货贴水扩大。国内季节性累库量为近年最高,不过本周累库开始放缓。云南减产迟迟没有落地,消费复苏还有待验证。近期成本持续下行情况下,产业过剩压力令利润处于收缩阶段,沪铝维持在17000元以来通道内震荡趋势,关注下方支撑位有效性,关注买入布局机会。
锌:沪锌尾盘收回跌幅、微幅收阳。16日现锌相对持坚在22820元/吨,对2303合约实时升水20元/吨。钢联社库周内减少3100吨,天津去库8000吨,北方镀锌消费较好,上海地区入库。晚间关注伦锌在3000一线表现,第三个周三后LME0-3月现货升水降至18美元。观望,观察低吸机会。
铅:沪铅震荡收跌在15150水平。16日原生铅下调到15025元/吨,贴水盘面130元/吨,再生铅跌至万五,原再生铅价差缩窄到25元/吨。交割带动下,钢联社库周内增加1.41万吨,铅锭库存累增到8.2万吨。关注库存转手动向,多单背靠万五继续持有。
锡:16日沪锡价格反弹,21万以下的价格下游接受度比较高,市场成交状况回暖,16日上期所沪锡仓单减少。下游消费陆续恢复中,大厂已经基本上恢复,中小企业估计到 2月底才能完全恢复,光伏组件排产维持高位,2月份排产接近去年 11 月旺季水平。供应端来看,最近进口锡的冲击比较大,不过国内冶炼厂生产情况一般,锡矿紧张,加工费一路走低。
镍:沪镍弱势整理,市场交投清淡。外围气氛总体利空,美国1月零售大超预期致美元反弹,压制整体金属表现。金川现货升水上调250元到7900元,现货端支撑开始有所显现,镍豆升水近3000元,现货成交呈弱。下游不锈钢收八连跌,市场担忧高位不锈钢库存难以消化,沉闷气氛持续压制市场。技术上看,镍价在20万附近或寻得支撑,展开震荡。
钢坯:16日唐山钢坯直发成交一般,仓储现货报3870元/吨左右含税出库,部分成交。下游成品材价格主稳个涨,整体成交一般。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稳,报3800。 (单位:元/吨)
焦炭:16日日照、青岛港 焦炭现货平稳运行。贸易集港有所回暖,港口库存延续增势。现贸易现汇出库:准一级焦2650,一级焦2750;工厂承兑平仓:二级2610,准一级2710,一级2810;一级干熄3170。
期货价格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8684元,较周三纽约尾盘跌48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8504-6.8802元区间。
道琼斯指数2月16日(周四)收盘下跌431.66点,跌幅1.26%,报33696.39点;标普500指数2月16日(周四)收盘下跌56.90点,跌幅1.37%,报4090.7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2月16日(周四)收盘下跌214.76点,跌幅1.78%,报11855.83点。
WTI 3月原油期货收跌0.10美元,跌幅0.13%,报78.49美元/桶。
COMEX 4月黄金期货收涨0.4%,报1851.80美元/盎司。
国际铜夜盘收涨1.74%,沪铜收涨1.42%,沪铝收涨0.65%,沪锌收涨0.31%,沪铅收跌0.53%,沪镍收涨0.57%,沪锡收涨1.61%。不锈钢夜盘收涨1.15%。
LME期铜收涨166美元,报9023美元/吨。LME期铝收涨10美元,报2394美元/吨。LME期锌收跌15美元,报3004美元/吨。LME期铅收跌23美元,报2030美元/吨。LME期镍收涨346美元,报26489美元/吨。LME期锡收涨346美元,报27004美元/吨。
宏观与行业要闻
1、不调了!新一轮油价调整或搁浅
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正式开启。机构普遍预计,本轮调价或将搁浅。本轮计价周期(2月3日起)内,土耳其地震导致过境原油出口中断,挪威、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油田不同程度减产;俄罗斯宣布,将在3月份主动减产50万桶/日。综合多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存在上行动力。不过,中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师桂晨曦表示,“由于油品库存仍在积累,使价格上方空间有限”。
2、刘尚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上,不分所有制性质,都是平等竞争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上,不分所有制性质,都是平等竞争。中央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怎么实现?在理论上,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来配置资源,依靠群众来创造财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在现实实践中,依靠改革开放。国企要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其作为市场主体,和民企、民资应当平等竞争。但在一些理论认识上,还存在不彻底、思想解放得不够的问题,这需要优先解决。
3、刘尚希:民营经济退场论是一种典型的错误认知,明显是与中央的“两个毫不动摇”唱反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民营经济退场论”是一种典型的错误认知,似乎是过去穷的时候需要民企,现在不需要了,这明显是与中央的“两个毫不动摇”唱反调,与宪法相悖。社会上有的观点依然承袭老一套,把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结为资本的善恶问题,上纲上线来加以批判,而不是从法治化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这种社会舆论,对民营企业的预期、对还要不要继续发展的信心影响非常大。社会上为什么近几年来总是有这种针对民企上纲上线的一些舆论观点和看法,与中央精神、宪法唱反调?这是值得社会各界深思的大问题,事关中国未来。
4、新能源车加速“溢出”放大优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生的溢出效应正在持续,尤其是公共领域车辆的加速新能源化,不仅对于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将进一步打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空间,放大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多位业界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举措和设施,推动新能源汽车持续跑出发展“加速度”,相关产业链企业应积极跟进,提供系统性方案。如结合试点城市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等综合解决方案,促进智能网联、车网互动等新技术应用,共同做好相关创新模式的落地应用等。
5、外资加速“掘金”中国市场
据经济参考报,今年以来,外资在更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投资的同时,对于资产管理市场的布局也在积极推进。继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多家外商独资公募获批后,近日中欧基金的股权变更进展也再度引来市场关注。证监会披露的《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股东反馈意见》显示,华平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平投资)拟通过旗下的华平亚太投资二号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出资主体入股中欧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海外投资者加码增持中国资产,显示出市场对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信心,反映出外资看好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前景。而外资加快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布局,从中长期看,也有助于加速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效率。
6、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1月新能源车行驶里程超171亿公里
2月16日,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数据,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171.17亿公里,环比上升5.99%。从驱动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占主导。2023年1月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占比86.4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行驶里程占比13.48%,燃料电池汽车行驶里程占比0.06%。
7、机构评美国2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
根据2月份制造业商业前景调查,该地区的制造业活动继续下降。总体活动指数进一步下降,新订单指数保持负值,发货量指数保持正值但处于低位。就业指数下降但仍为正值,物价指数继续显示整体增长,但与长期平均水平一致。多数调查的未来指标为正面但较低,表明对未来六个月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缓和。
8、美国PPI数据超预期 或促使美联储进一步加息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成本上涨提振,PPI环比上涨0.7%,为去年6月份以来最大增幅,同比则上涨6%。美国1月份PPI反弹幅度超预期,突显出持续的通胀压力,这可能促使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加息。
9、中美经贸往来怎么看?商务部回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6日说,中美经贸合作事关两国人民切身利益,对全球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2年,双方统计数据均显示中美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展现出较强韧性。这充分说明了中美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束珏婷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中美经贸往来及前景的提问时作出上述回应。 束珏婷说,近期中国美国商会表示,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商会将和会员企业一起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认为,美中“挂钩”才是让两国人民受益的良策。中方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机遇。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