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1月14日CRA资讯早餐
发布时间:2023-01-14 08:37:39 浏览:305

金属价格预测 

 

铜:美国12月季调后CPI月率录得-0.1%,为2020年5月以来首次录得负值。未季调CPI年率录得6.5%,重回“6时代”,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带动美元指数进一步回落,伦铜实现六连涨。当前市场进入过热阶段,铜价短期表现偏强。但在强预期、弱现实阶段下,追高仍有风险,当前宜谨慎观望。

  

铝:昨日铝价涨势未有进一步扩大,沪铝维持在1.85万附近进行高位震荡,站稳情况仍有待观察;周内因通胀数据的继续下调,海内外市场信心激增,宏观面主推铝价持续冲高,沪铝突破1.85万关口,不过短期仍需关注能否站稳,对后市来说节前铝价1.9万预计难以突破,沪铝高位震荡为主,区间值参考1.82-1.88万。

 

锌:美国12月CPI数据大幅下滑,符合市场预期,美国12月季调后CPI月率录得-0.1%,为2020年5月以来首次录得负值。未季调CPI年率录得6.5%,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带动美指大幅回落,提振金属。但基本面来看,初端下游陆续放假,而供应端开工维持在偏高水平,基本面总体趋弱,料沪锌上方空间有限。操作上建议谨慎或分批止盈为主。

 

铅:可以看出宏观情绪的高涨对于沪铅走势并无太大意义,走势转向基本面驱动。料短期沪铅受仓单回升和伦铅软逼仓消退,高位承压主要在1.5-1.57万区间震荡为主。昨现货铅价在1.52万。现货市场疲软和交仓压力使得铅价回落,短期季节性淡季主导市场,铅价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

 

锡:国内沪锡大幅上扬,短线看锡价仍维持高位震荡,锡价初步站上22万关口,接下来支撑关注20万一线;临近春节假期,市场供需双弱的情况仍将维持,市场成交氛围不佳,多数用家已经备货完毕,锡市总体接单意愿逐日下降;随着价格继续攀升,采购越来越少,料下周市况愈加冷清。

  

镍:从盘面来看,沪镍在20万受到支撑后强力反弹,技术信号偏强,昨沪镍突破21万后,再度回归,表明主力无意快速拉升盘面,反而逢高抛售,打压镍价,这种情形下,使得镍上涨变得更曲折。预计短期沪镍20-21.5万之间震荡,中期上涨概率较大,数月后可能逐步迎来真正的中长期下跌趋势。

 

钢坯:13日唐山钢坯直发成交一般偏弱,仓储现货报3930元/吨左右含税出库。下游成品材价格稳中趋弱,整体成交偏弱。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上调30,报3850。 (单位:元/吨)

 

焦炭:13日日照、青岛港 焦炭现货暂稳运行。贸易集港继续好转,两港库存稳中有增。现贸易现汇出库:准一级焦2680,一级焦2780;工厂承兑平仓:二级2610,准一级2710,一级2810;一级干熄3170。

 

期货价格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收报6.7000元,较周四夜盘收盘涨260点,本周累计上涨1235点。成交量333.85亿美元。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7139元,较周四纽约尾盘上涨127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7488-6.7056元区间。

 

德国DAX30指数1月13日(周五)收盘上涨28.15点,涨幅0.19%,报15086.45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1月13日(周五)收盘上涨53.11点,涨幅0.68%,报7847.15点; 法国CAC40指数1月13日(周五)收盘上涨47.82点,涨幅0.69%,报7023.50点; 欧洲斯托克50指数1月13日(周五)收盘上涨23.47点,涨幅0.57%,报4150.15点; 西班牙IBEX35指数1月13日(周五)收盘上涨51.37点,涨幅0.58%,报8879.47点;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1月13日(周五)收盘上涨47.04点,涨幅0.18%,报25781.00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12.64点,涨幅0.33%,报34302.61点,本周累涨2.00%。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指)收涨78.05点,涨幅0.71%,报11079.16点,本周累涨4.82%。

 

WTI 2月原油期货收涨1.47美元,涨幅1.87%,报79.86美元/桶,本周累计上涨8.25%。

 

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涨1.2%,报1921.70美元/盎司。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 1月14日(周六)晚盘收盘上涨0.44%报416.23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 1月14日(周六)晚盘收盘上涨1.17%报5264.0元/千克。

 

截至2:30收盘,沪金主力合约收涨0.65%,报418元/克,沪银主力合约收涨1.05%,报5296元/千克,SC原油主力合约收涨1.36%,报543元/桶。

 

国际铜夜盘收跌0.24%,沪铜收跌0.12%,沪铝收涨1.36%,沪锌收涨1.29%,沪铅收涨0.79%,沪镍收跌1.84%,沪锡收涨4.23%。 不锈钢夜盘收涨0.47%。

 

LME期铜收跌2美元,报9186美元/吨。LME期铝收涨46美元,报2595美元/吨。LME期锌收涨88美元,报3324美元/吨。LME期铅收涨53美元,报2251美元/吨。LME期镍收跌218美元,报26795美元/吨。LME期锡收涨1347美元,报28756美元/吨。

 

截至23:00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低硫燃料油(LU)涨近3%,燃料油、PTA、短纤、聚氯乙烯(PVC)涨超1%;跌幅方面,铁矿石、液化石油气(LPG)跌超1%,棕榈、玻璃、橡胶跌近1%。

 

宏观与行业要闻

 

1、IMF: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稳定在2.7%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月12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预计,IMF不会下调其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7%的预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2023年对全球经济来说将是又一个“艰难的一年”,通胀依然顽固。但她预计,今年不会再像去年那样连续下调评级,除非出现意外情况。她透露,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在今年“触底”,并在2023年底和2024年开始好转。

 

2、美国通胀放缓,预计美联储下次加息幅度或降至25个基点

中金研报指出,美国通胀放缓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一是能源价格大幅下跌;二是供应链瓶颈改善;三是零售商降价去库存。往前看,其认为美国通胀回落的趋势比较明确,但能回落到什么位置还有待观察,这是因为CPI分项中有些波动性较大,比如能源价格;有些还有韧性,比如这次房租和服务通胀表现都好于预期。特别是后者,与劳动力成本相关性大,需要加以警惕。通胀放缓或使美联储放慢加息步伐,预计下次(2月1日)加息的幅度或降至25个基点,但放缓加息不代表转向宽松,我们离真正的“松货币”还很遥远。

 

3、耶伦:预计拜登政府1月19日触及债务上限,通胀数据表明供应链好转

周五,美国财长耶伦就美国债务上限问题致函国会山。她表示,美国政府支出将于1月19日达到法定的债务上限。美国财政部将从1月19日开始采取某些特别措施,以防止美国违约。耶伦敦促立法者们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支付违约。具体时间方面,耶伦在信中写道,“由于多种因素,包括难以预测美国政府未来数月的收支情况,非常规措施可能持续的时间受到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不过,现金和特别措施不太可能在6月之前用尽”。分析指出,耶伦的这封信拉开了一场围绕美国财政政策展开的旷日持久、激烈的政治斗争的序幕。这可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令已经面临衰退风险的美国经济陷入更大的危险。

 

4、美联储披露“财报”:受加息影响,2022年净利润骤降至580亿美元

美联储在官网发布2022财年利润、支出和转移给财政部金额的初步数据。根据初步统计数据2022年的净利润略超580亿美元,较2021年的1079亿美元骤减近500亿美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在过去一年里加息425个基点。美联储披露,今年实际向财政部上交的金额达到760亿美元,但从今年9月开始,绝大多数的联储银行进入账面亏损的状态,到年底递延资产的总额已经达到188亿美元。意即,鉴于目前持续高利率的状态,美国财政部可能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美联储重新开始“打钱”。

 

5、拜登将和日方讨论对中方进行半导体限制问题,外交部回应

据环球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记者提问说:美国总统拜登将和日方在接下来几天讨论对中方进行半导体限制的问题。你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对此表示,美方出于维护一己霸权私利,一再滥用出口管制,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盟国进行经济胁迫,恶意封锁和打压中国企业,人为推动产业脱钩断链,这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也将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6、央行: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仍将保持温和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仍将保持温和,但同时也要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性。短期看,通胀压力可控;中长期看,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包括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影响滞后显现、总需求趋于升温、输入性压力等。

 

7、勇挑大梁拼经济,今年各省份GDP增长目标普遍高于5%

截至1月13日,已有广东、上海、浙江等23个省份召开地方两会。从地区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速来看,多数省份将目标定在5%至7%。扩内需促消费、制造业当家成为各地拼经济的重要抓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表示,全球疫情进入新阶段,今年是恢复经济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随着各省两会的陆续召开,“拼经济”地方路线图逐渐明晰,2023年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值得期待。

 

8、国家税务总局:2022年累计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879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879亿元,同比增长92.6%。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称,随着税务部门近期启动了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出更多便民办税新举措,确保车购税免征政策等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9、宁夏:预计去年GDP增长5%左右 今年GDP目标增长6.5%左右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宁夏二季度和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均居全国第一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报告划定了2023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农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6.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5%和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指标等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10、BMD市场:毛棕榈油期货连跌第二周,因马币走强和需求忧虑

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连续第二周下跌,跌至三周低点,受马币走强和需求不温不火影响。北京时间18:00,BMD马来西亚棕榈油主力合约跌1.76%。本周该合约下跌5.2%。交易商表示,在1月上旬出口骤减约一半后,市场对印度和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棕榈油需求感到担忧。马来西亚周四表示,可能停止向欧盟出口棕榈油,以回应欧盟一项旨在通过严格监管棕榈油销售来保护森林的新法律。Pelindung Bestari董事Paramalingam Supramaniam表示,马来西亚提出的这个想法是一个看跌信号,传统的出口目的地已经在降低需求,因价格平价和来自印尼的激烈竞争。

 

11、央行宣昌能:积极稳妥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下一步,人民银行继续综合施策,积极稳妥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根据国内经济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

 

12、外交部: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近期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中国美国商会、英国商会、德国商会等多家外国在华商会认为,中方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恢复中外人员往来和商务旅行,恢复市场乐观情绪,中国将继续成为外资优先投资目的地。中国入境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对区域经济和全球贸易的利好非常明显。 “当前中国疫情形势整体向好,不少省市已度过疫情高峰,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随着需求逐步回升和政策效应叠加,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汪文斌说。

 

13、1月13日LME有色金属库存

LME铜库存减700吨至83850吨。LME铝库存减5625吨至403250吨。LME铅库存持平至21550吨。LME锌库存减150吨至20975吨。LME锡库存减40吨至3050吨。LME镍库存减156吨至53262吨。

 

14、本周上期所有色金属库存

本周上期所铜库存较上周增22095吨至102493吨。本周上期所铝库存较上周增48292吨至166741吨。本周上期所铅库存较上周增16095吨至54020吨。本周上期所锌库存较上周增11075吨至35098吨。本周上期所锡库存较上周增949吨至6671吨。本周上期所镍库存较上周增90吨至3020吨。

 

15、1月13日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上期所铜增加6722吨至53919吨。上期所铝增加27059吨至89924吨。上期所铅增加9466吨至49931吨。上期所锌增加2419吨至6678吨。上期所锡增加164吨至6252吨。上期所镍增加237吨至1965吨。上期所不锈钢减少59吨至88311吨。

 

16、“千亿绿钢”行动启动 助力钢铁行业降本减碳

1月13日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发起的“千亿绿钢”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次用数字化方式对绿色低碳钢材进行标准认证、采购分级,并实现规模交易。“千亿绿钢”行动负责人李兢表示,“千亿绿钢”行动通过最底层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硬核减碳”,在试运营阶段已完成超过千万元级别交易量的业务,与普通钢材基准值相比,已经实现了约6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碳量,相当于北京地区1.1平方公里森林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17、国家发改委:供暖季煤炭日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据央视新闻,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介绍做好能源保供确保温暖过冬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上介绍:能源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煤炭稳产保供,供暖季煤炭日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充分挖掘油气增产潜力,全年天然气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持续提升电力供给能力,各类发电装机增加2亿千瓦以上。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