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
上周铜价震荡偏强,并没有出现预期之中的回调,目前现实不弱、预期依然较强,接下来的季节性累库可能成为一个关键点;
最近海外较为平静,没有重要数据以及官员讲话作为指引,市场的预期基本上还是延续此前联储放缓加息、甚至可能在明年降息,总体还是寄希望于看到海外进入衰退,央行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流动性出现边际宽松;
国内方面,尽管此前11月宏观数据表现差强人意,但是这并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的焦点更多是在对于明年的预期层面,即放开后会有明显的恢复,即便我们最近深刻感受到放开与复苏会非常曲折,但是市场仍然较为乐观;
乐观的理由主要还是来自库存的表现,目前整个精炼铜库存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疫情冲击对需求有局部影响,但是整体而言影响较小,主要在于各个地区过峰的节奏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平滑了疫情的冲击;
基本面上,从本周初电解铜现货市场来看,疫情除去供应以外,下游停炉数量增加,消费继续下滑,高升水难以为继,年末部分贸易商压价欲接低价货源,现货升水快速下滑,当月与下月票据价差在80元/吨以上。市场年末氛围浓郁,加上疫情干扰,供需双方更为羸弱。短期内疫情对整个社会面的影响无法消除,且临近年末,疫情效应大概率会更加明显。缩窄到铜产业链,供应端的原料紧缩压力传递给现货端,表现出货源偏紧,持货商坚挺升水,但下周临近跨年,不管是贸易商互间交易还是下游加工企业都多少受到疫情影响,预计升水坚挺的局面较难维持。下游加工企业同样受到疫情影响,开工率下降甚至停炉,部分加工企业提前放假至年末国内消费热情下降,或倒逼现货升贴水及价格下行。
月度平衡表
本周对国内精炼铜月度平衡表暂时不做明显调整。
需要关注的是前期下游开工率高位,结合当前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短期感染规模的快速上升,以及临近春节假期,下游订单或较前期有所减少,近期的持续累库难以维系前期的高升水格局。
周度基本面情况
主要矿企新闻更新
【First Quantum:巴拿马下令停止其Cobre Panama铜矿的运营】巴拿马政府已下令第一量子矿业公司(First Quantum)停止其Cobre Panama铜矿的运营,此前未能就该铜矿与这家加拿大矿业公司的新合同条款达成一致。这一举动在拉丁美洲国家中是不寻常的,因为First Quantum错过了周三晚间签订新的特许权使用费协议的最后期限,该协议自2021年9月以来一直在酝酿之中。
【力拓:最终获得Oyu Tolgoi 铜金矿的直接控制权】上周五,力拓已完成对加拿大矿商绿松石山资源(Turquoise Hill Resources ) 33亿美元的收购,成为蒙古Oyu Tolgoi 铜金矿的大股东。该交易使力拓获得了全球已知最大铜金矿的控制权,并拥有66%的直接权益。Oyu Tolgoi 铜金矿剩余34%的股份由蒙古政府拥有。这家澳大利亚矿商巨头最初在今年3月提出每股34加元的报价,在8月提高到每股43加元的现金报价。这比该股8月底的收盘价高出19%以上,比最初提出收购要约的前一天高出67%。
【乌兹别克斯坦:开始绕过俄罗斯向欧洲运送铜】周一,国有的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表示,作为中亚国家与欧盟保持贸易关系计划的一部分,乌兹别克斯坦首次通过一条绕过俄罗斯的新路线向欧洲运送了一列满载铜的火车。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列车将从Almalyk矿业冶金联合公司向保加利亚运送46节车厢和91个20英尺集装箱的铜精矿,运送距离超过4000公里。这条被称为“中间走廊”的路线在火车渡轮的帮助下穿越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以及里海和黑海。
【Antofagasta与中国炼厂2023年铜精矿长单跟随Benchmark】Antofagasta与中国冶炼厂就2023年的铜精矿长单TC/RC定为88美元/干吨及8.8美分/磅,与Benchmark一致。
数据来源:根据新闻整理,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铜精矿/粗铜加工费
铜精矿方面,上周五12月23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报86.46美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21美元/吨。上周铜精矿现货市场活跃度维持稳定,临近年底,需求逐渐进入淡季,采购情绪低迷。部分企业2023年长单谈判陆续进入收尾阶段。另外,国外供应端干扰率提高,智利Ventanas港口发生大火,Ventanas港口是铜精矿的主要出口港,占智利铜精矿总出口的近17%,智利主流矿山Andina、Los Bronces、El Teniente等从Ventanas港口发运铜精矿;秘鲁Las Bambas发运仍然不畅;巴拿马First Quantum的运营风险仍存。现货市场的询报盘活跃度低,卖方继续下调可成交TC,目前买方以观望为主。
铜精矿港口数据
上周,中国7个主流港口进口铜精矿当周库存为86.4万吨,较上周环比增5.1万吨。分港口来看,增量主要来自南京港及青岛港、防城港港、北海港,烟台港出现一定量下降。
冶炼利润
铜精矿现货与长单冶炼利润盈利状态基本维持稳定,长单转为盈利在70元/吨水平,零单盈利依然在720元/吨左右的水平。
沪铜价差结构
自上周五进入沪期铜2301合约现货升水拉涨400元/吨以来,上海地区电解铜现货升水一路走高,极值近升水600元/吨。近期,国内疫情反复对部分下游加工企业造成开工率下降或停炉影响,下游拿货热情有所降温。但从供给端上来看,供应的恶化依然造成升水一路走高。一方面,进口窗口持续关闭,进口货源补充十分有限,叠加社会库存持续去化令流通货源偏紧;另一方面,因疫情原因华北地区电解铜现货调至上海的物流受阻,上海现货货源得不到及时补充;再者,随着疫情的加剧,且年末临近,上海地区现货贸易商周内交易活跃度大幅走低,流通货源趋紧。不过,从本周初来看,疫情除去供应以外,下游停炉数量增加,消费继续下滑,高升水难以为继,年末部分贸易商压价欲接低价货源,现货升水快速下滑,当月与下月票据价差在80元/吨以上。整体看,市场年末氛围浓郁,加上疫情干扰,供需双方更为羸弱。
伦铜结构曲线
截至12月23日,伦铜库存微降至8.14万吨,注销仓单比例增加在16.23%左右。同时,cash月贴水21.5美元/吨附近。从库存间流动来看,欧洲仓库流转依然活跃。随着圣诞假期临近,LME库存变动继续趋于微幅波动。
伦铜持仓与仓单集中度
LME的Futures Banding Report显示铜价多头席位中短期持仓增加,空头仓位短期有所增加,中期持仓有所下降,后期走势表现纠结。
Cash Report、Warrant Banding Report显示市场集中度有所上升。
沪伦比值变动
近期,随着铜价平稳运行,沪伦比值继续修复,进口盈利水平基本回到平衡状态。部分LME亚洲仓电解铜继续运往中国。短期铜进口清关量将有所上升,需继续追踪关注保税区电解铜变动。
保税区库存变动以及上海口岸到港量
近期进口回到平衡状态,同时亚洲仓拉往中国量继续增加,最终到港船货进入国内有所增加。本周伴随着到港量的增加,保税区库存继续小幅增加,但电解铜清关量明显增加,最终上海保税区库存继续增加,总量略增至5.72万吨左右。从清关数量来看,上周清关量增加至4.96万吨。近期清关主流品牌为:国产、智利、韩国、日本等品牌。
上海口岸周度清关及出口量
上周,到港船货数量维持在4.89万吨附近,另外近期有部分国内入保税区电解铜量在0.22万吨。周度精炼铜出口量为零。
月度进出口量及观察指标
废铜市场
截至12月23日,光亮铜与电解铜的含税精废价差扩大至1900元/吨左右,废铜进口维持在平衡附近。废紫铜市场,由于临近年末,下游铜厂放假情绪渐浓,意图减少成品及原料库存为年底结算做准备,叠加终端消费步入淡季及疫情多点散发,下游利废加工企业生产节奏放缓,废铜需求羸弱,仅有少数厂家为交付订单而进行采买,维持刚需,市场上实际成交有限。废黄铜市场,现阶段受到疫情放开因素的推动,市场消费需求转暖,厂家都在赶制年末订单,但是已经出现铜厂内部工人大批次感染,不得不停工放假的现象,而有年终订单的厂家也在少数,短时间接到的生产订单数量也没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对原材料的需求方面,虽有缓慢爬升,但仍存一定限制。
下游企业及终端
随着疫情继续发酵,下游铜加工企业的生产、订单近期有哪些表现呢,具体如下:
精铜制杆:据SMM调研数据显示,上周(12.17-12.23)精铜杆开工率大降7.58个百分点,仅录得60.4%。从调研来看,社会面阳性确诊病例的激增对于铜加工企业的影响加重。周内多个铜杆企业表示新增订单明显缩量,下游提货速度也持续放缓,而部分铜杆厂员工也出现大面积确诊,员车间人员轮班出现空挡致使企业生产节奏受到影响,从而拖累开工率大幅下滑。另外,临近年末铜杆企业关账结算增多,接单节奏持续放缓,且下游部分中小型线缆企业已开启提前放假计划,预计春节前精铜杆消费都难言乐观。
废铜制杆:上周再生铜杆企业生产表现并不理想,主要是局部原料供应量不足,同时部分厂家出货货不畅,产量略有所下调。此前江西市场部分企业为保障订单交付,生产有所上调,但随着目前市场交易的走弱以及订单陆续交付,产能利用率整体略有下调。两湖市场内的企业生产保持相对稳定,但原料采购略显困难。河南、河北市场生产表现并不理想,部分企业生产表现磕磕绊绊。西南一带的企业依然受限于原料溢价压力大,企业原料采购困难,加之疫情导致物流受限,当地企业生产难有提升。
铜管:上周铜管市场成交活跃度明显减弱,下游对高价货源接受度有所下降,企业基本进入按需采购状态。部分铜管企业今年的长单基本都完成了,现主要维持低库存积极出货为主。下游企业今年受限于订单较少的影响,对于年末、年初的订单,预期较低,年前大量采购铜管备库的企业较少,以往年底提前备库的情景,也未能在此阶段呈现。铜管企业根据的接单情况做相应的开工调整。
铜箔:据SMM数据显示,11月末电子电路铜箔加工费小幅回升,以HTE 铜箔18μm为例,均价上涨500元/吨后企稳。随着封控放开,下游企业心理预期开始转向,提振年前备货情绪,但实际终端消费并无明显起色。海外方面,随着宅经济退温,户外和消费电子成海外需求爆品,如蓝牙音箱、户外便携储能产品等,刺激铜箔出口订单回暖。中长期看,短期市场利好情绪易被消化,季节性备库也或因疫情提前结束。后市加工费能否企稳,需观察终端市场消费信心,而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经济性高度相关。预计2023年消费电子整体将先抑后扬弱复苏,电子电路铜箔加工费也将下探磨低后开始逐步小幅返升。后续SMM将追踪电子电路厂商去库周期、备货情况、消费电子产量周期等指标,给予市场反馈。
综合来看,短期内疫情对整个社会面的影响无法消除,且临近年末,“羊”群效应大概率会愈演愈烈。缩窄到铜产业链,供应端的原料紧缩压力传递给现货端,表现出货源偏紧,持货商坚挺升水,但下周临近跨年,不管是贸易商互间交易还是下游加工企业都被“羊”群攻击的丧失部分战斗力,预计升水坚挺的局面较难维持。下游加工企业被“羊”群笼罩,开工率下降甚至停炉,部分加工企业提前放假至年末国内消费热情下降,或倒逼现货升贴水及价格下行。
库存变动
上周,LME库存与国内铜社库同步维持稳定达,但国内库存再度倾向于去库存化。国内保税区中转站电解铜存量开始增加,随着蓄水池再现活性。而国内随着疫情发酵,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均出现一定下降,为今年国庆假期后库存最低位,且在年末前较难出现明显增量。部分冶炼厂运往华东仓库铁运无人接收入库,故短期国内库存将维持低位运行。
上海地区社会库存
上周,上海作为全国贸易量最大的地区,成为被“羊”群攻击重灾地。上海地区社会库存周内仅4.83万吨,处于年度历史低位。尽管消费热情受到高攀的盘面抑制以及“羊”群攻击,上海升水“免疫力”超强,丝毫不受干扰。原因有如下几点:1、库存低且未得到有效货源补充是主因。2、年末将至,部分贸易商之间的贸易量追赶并未结束,部分原因助推现货升水。
广东地区社会库存
上周,广东地区库存总量下降至0.4万吨左右。广东升水周初对比上海地区较为收敛,但后半周随即起飞直指600元/吨。升水上推的罪魁祸首依旧是货源紧俏。周边冶炼厂检修至发货减少外,疫情导致外地输送省内非常困难。
无锡地区社会库存
节后,江苏无锡地区库存小降至1.5万吨,变动有限。
CFTC持仓
从12月20日的CFTC持仓来看,非商业多头与空头持仓占比分别为35.8%、35.3%,多头无变动,空头微增1.1%,市场短线积极性有所下降。
非商业净多头持仓为775张,COT指标为0.369,利空氛围有所增加。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