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周三沪铜遇阻回落,市场交投清淡。11月出口数据以美元计价环比降0.9%,同比降8.7%,显示外需收缩开始影响出口,国内稳增长压力进一步抬升,预计年底将持续有政策发力。现货方面,上海升水暴跌至两百元出头,主因行业大户交割前大量甩货换现需求明显,砸垮了现货升水。技术上看,铜价短期处于阻力位,等待明朗。
铝:近日沪铝小幅回落。地产政策以及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给与未来需求以较大的想象空间,铝锭社会库存延续去库,铝市基本面支撑较强,但是预期转化成消费端的复苏还需要时间,当前铝锭铝棒现货均显乏力。沪铝短期突破近四月震荡平台后可能测试上方19600元附近阻力,但高位压力逐渐显现,建议逐渐加大卖保比例。
锌:沪锌主力盘中2.5万整数关遇阻收跌,0-1间价差再次拉大。7日现锌上涨到25360元/吨,对交割月实时升水405元/吨。晚间继续关注伦锌,欧洲电价上涨再次损及炼厂生产,0-3月现货升水走扩。短线空头择机高抛,背靠2.5万交易。
铅:沪铅收阴,建议关注下方20日均线及1.56万。2301合约单日减仓较大,但仓量仍集中。关注疫情新政对电池回收、原生铅锭物流的影响。逢低买入或多单背靠20日均线。
锡:因美元反弹叠加基本面持续弱势驱动,沪锡价格高位回落。国内多数冶炼厂产量有所增加,且终端行业仍没有出现显著好转,沪锡盘面走势面临一定阻力,继续上行显乏力。现货方面多数贸易商维持出货状态,现货升贴水维持低位,下游需求疲软,市场成交情况不佳。
镍: 7日沪镍价格高位回落,现货升水持稳。电解镍进口窗口关闭,进口镍升水走阔,现货偏紧。需求端不锈钢进入淡季,12月和明年1月预计年度检修的安排较多,对镍消费有一定拖累。硫酸镍价格持续小幅下挫,但镍价重心却逐步上移,镍豆自溶硫酸镍亏损幅度扩大。二级镍过剩与纯镍库存低位的结构性矛盾仍存,镍豆自溶经济线为镍价筑底,绝对库存低位始终是强力支撑。
钢坯:7日唐山钢坯直发成交一般尚可,仓储现货报3710元/吨左右含税出库。下游成品材价格稳中趋强,整体成交偏弱。秦皇岛卢龙普方坯出厂含税上调20,执行3640。
焦炭:7日日照、青岛港 焦炭现货偏强运行。产地焦企有再次提涨预期,短期港口贸易心态偏强。港口现贸易现汇出库:准一级焦2730,一级焦2830;工厂承兑平仓:二级2610,准一级2710,一级2810。
期货价格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23:30收报6.9693元,较周二夜盘收盘涨257点。成交量264.94亿美元。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9619元,较周二纽约尾盘涨188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9920-6.9505元区间。
德国DAX30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下跌85.24点,跌幅0.59%,报14257.95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下跌32.09点,跌幅0.43%,报7489.30点; 法国CAC40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下跌27.20点,跌幅0.41%,报6660.59点; 欧洲斯托克50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下跌18.84点,跌幅0.48%,报3920.35点; 西班牙IBEX35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下跌58.92点,跌幅0.71%,报8292.88点;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下跌22.45点,跌幅0.09%,报24243.00点。
道琼斯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上涨0.53点,涨幅0.00%,报33596.87点; 标普500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下跌7.27点,跌幅0.18%,报3933.99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12月7日(周三)收盘下跌56.34点,跌幅0.51%,报10958.55点。
WTI 1月原油期货收跌2.24美元,跌幅3.01%,报72.01美元/桶。
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涨0.9%,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报1798.00美元/盎司。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 12月8日(周四)晚盘收盘上涨0.26%报402.55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 12月8日(周四)晚盘收盘上涨1.32%报5145.0元/千克。
国际铜夜盘收涨0.87%,沪铜收涨0.46%,沪铝收跌0.36%,沪锌收涨0.22%,沪铅收跌0.41%,沪镍收涨2.46%,沪锡收跌0.84%。不锈钢夜盘收跌0.29%。
LME期铜收涨35美元,报8456美元/吨。LME期铝收跌23美元,报2486美元/吨。LME期锌收涨27美元,报3183美元/吨。LME期铅收跌8美元,报2212美元/吨。LME期锡收跌508美元,报24306美元/吨。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焦煤、棉纱等跌超1%,玻璃、棕榈油等小幅下跌;豆粕、豆二等涨超1%,菜粕、焦炭等小幅上涨。
宏观与行业要闻
1、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4.7%
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至4.25%-4.50%区间的概率为74.7%,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25.3%;到明年2月累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44.0%,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5.6%,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10.4%。
2、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近日将上线
大连商品交易所正着力推进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简称“仓单登记中心”)建设,并将于近日正式上线。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仓单登记中心上线后将给市场提供公开、公正、可信的仓单登记平台,进而促进仓单融资的合法、合规、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客户融资难的问题。此外,仓单登记中心建设还可以顺应大宗商品及贸易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
3、穿越高库存“寒冬”,国产半导体产业链蓄势升级
历时约两年的“缺芯涨价”行情在今年下半年显著回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放开,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电子行业有望迈向复苏通道。业内人士向指出,随着疫情管控政策持续优化,消费电子有望率先受益,有望带动半导体需求逐渐回暖。从供给侧来看,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进程迈入“深水区”,多条芯片细分领域行业龙头公司逆势扩张,瞄准高算力芯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完善产品线,升级业务结构,并与产业链上下游广泛加强了合作,多点开花。
4、贸易需求提升,海运巨头扩增LNG船舶订单
今年以来,多家海运、能源巨头扩增LNG船舶订单。日前,招商轮船公告显示,下属全资子公司与大船重工和中船贸易签署2艘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舶的《船舶订造协议》,造船款合计4.7亿美元。业内人士表示,LNG船舶运输市场维持高景气市场行情。北半球冬季供暖需求、欧洲地区LNG需求激增,支撑了全球LNG贸易整体增长。在全球碳减排政策推动下,LNG贸易需求持续提升,为LNG运输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5、房企融资迎“第三支箭”,投行全力以赴同时坦言仍有难点
日前,监管释放“第三支箭”令业界喜出望外,短期内即有多家房企抛出融资计划。而作为重要参与方的券商投行自然不敢怠慢,积极与房企接洽、拟方案,抢抓“第三支箭”落地下的发展机遇。多位投行人士坦言,上市房企多年未进行股权融资,业务规范性、合规性都有提升空间,且“保交楼、保民生”等认定标准、效益测算、补流比例要求等预计都将是业务实操重点问题。同时,审核要求仍需进一步明朗,预计房企股权融资发行销售端压力也比较大。
6、海关总署: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6%
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4万亿元,扩大42.8%。按美元计价,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78万亿美元,增长5.9%。其中,出口3.29万亿美元,增长9.1%;进口2.49万亿美元,增长2%;贸易顺差8020.4亿美元,扩大39%。
7、海关总署:前11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47万亿元 增长8.4%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47万亿元,增长8.4%,占出口总值的57.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45万亿元,下降1.8%;手机8574.2亿元,增长4.2%;汽车3637.6亿元,增长79.3%。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91万亿元,增长9.9%,占17.9%。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1.07万亿元,增长7.2%;纺织品9058.3亿元,增长7%;塑料制品6521.2亿元,增长13.4%。此外,出口钢材6194.8万吨,增加0.4%;成品油4600.5万吨,减少19.4%;肥料2241.5万吨,减少28.4%。
8、加拿大央行:全球范围内的通胀仍然高企且普遍
加拿大央行称,自10月货币政策报告以来的数据支持央行的展望,即到2023年中经济增长将基本保持停滞;全球范围内的通胀仍然高企且普遍;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尽管事实证明它比10月货币政策报告预测的更有韧性;全球供应瓶颈的逐步缓解仍在继续,尽管进一步的进展可能会受到地缘事件的干扰。
9、国家外汇局:2022年11月,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7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651亿美元,升幅为2.13%。2022年11月,受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持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生效,经济呈回稳向上态势,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10、日本外汇储备升至六年来最高
日本财务省周三表示,日本11月的外汇储备增加至六年来的最高水平,因为美元回落提振了非美元外国资产的价值,而且当局没有干预货币市场。日本经济部官员表示,截至11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环比增长2.65%至1.226万亿美元,这是四个月来的首次增长,也是自2016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11、美国10月贸易逆差扩大 因能源出口减少
美国商务部周二表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0月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到782亿美元,高于9月份修正后的741亿美元。出口下降0.7%,至2,566亿美元,反映出天然气、石油和药品的出口量减少。进口继续增长,上升0.6%至3,348亿美元,部分原因是美国对能源产品、车辆和药品的购买量增加。
12、12月7日LME有色金属库存
LME铜库存增2100吨至88475吨。LME铝库存减8175吨至483575吨。LME铅库存持平至23750吨。LME锌库存减400吨至38575吨。LME锡库存增30吨至3105吨。LME镍库存减588吨至53652吨。
13、12月7日上期所有色金属仓单日报
上期所铜减25吨至26367吨。上期所铝减75吨至31147吨。上期所铅增50吨至36953吨。
上期所锌持平至25吨。上期所锡增80吨至4468吨。上期所镍减12吨至1202吨。上期所不锈钢增5445吨至30235吨。
14、1-11月中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增0.4%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份,中国累计出口钢材6194.8万吨,同比增0.4%;出口额为892.7亿美元,同比增22.4%;据此测算出口均价为1441.0美元/吨,同比增21.9%。 11月份,中国出口钢材559.0万吨,同比增28.2%,环比增7.8%。出口额73.5亿美元,同比降2.5%,环比增8.6%。据此测算,11月中国钢材出口均价为1315.4美元/吨,同比降23.9%,环比增0.7%。
15、11月中国煤炭进口量同比降7.8% 环比增10.7%
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11月份进口煤炭3231.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505.2万吨减少273.9万吨,降幅7.8%。环比来看,较10月份的2918.2万吨增加313.1万吨,增幅10.7%。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