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11月22日消息,伦铜周二早盘在隔夜触及两周低位后上涨,因美元走软提供支撑,尽管市场对中国金属需求前景的忧虑萦绕不去。
三个月期铜最新报每吨7,962.50美元,上涨1%。
沪铜主力合约早盘结束时跌0.51%,报每吨64,780元,稍早该合约跌至自11月4日以来最低位64,260元。
亚洲股市周二处于守势,疫情反弹之势加剧了担忧情绪。
有分析师称,人们担心供应链中断。
美元周二从隔夜强劲上涨中回落,最新跌约0.2%。而通常美元走软意味着以美元计价商品对持有非美元货币的投资者而言,就变得更为便宜。
行业分析师称,预计未来数月中,需求放缓和矿山供应增加而导致的库存上升将拖累铜价,而投机客削减在期铜市场的看多押注,料使铜价跌幅被放大。
LME铜库存已经在增加,自本月早些时候触及九个月低点以来已增加17%,至91,250吨。
同时市场对美联储将小幅升息的预期也给市场带来支撑。
周一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在她准备停止主张加息之前,通胀将需要显示出更多进展的迹象。
梅斯特表示,她同意放缓加息步伐。“我们正处在一个将进入限制性政策立场的时刻。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放缓加息步伐是有意义的,我们仍然会提高基金利率,但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合理的位置,可以非常慎重地制定货币政策。”
最近数日,其他多位美联储官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即加息步伐可以放缓,但仍有必要继续收紧政策,直到通胀显示出更多放缓的迹象。
美国银行周一表示,许多矿山原材料,特别是基本金属价格将在2023年上涨。
该行表示,铜价将在2023年触及每吨12,000美元。随着绿色技术的消费抵消周期性需求疲软,铜价格将在2022年下半年上涨。
麦格理银行(Macquarie)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铜价的进一步压力将来自于矿山供应增加。该行在报告中称,预计明年全球矿山铜产出料增加8%至2400万吨,而今年产出增幅料仅为1.8%。
花旗银行预计今年国际铜市料存在供需缺口约14.2万吨,2023年铜市将转为供应过剩19.9万吨。
CRU预计2023-2024年铜市将出现供应过剩局面,因此铜价将面临压力。
其他基本金属方面,三个月期铝上涨0.4%,报每吨2,388美元。
三个月期锡上涨1.1%,报每吨21,395美元。
三个月期铅上涨0.6%,报每吨2,924美元。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