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价格预测
铜:下游在价格走低后补库意愿逐步增强,限制铜价跌幅。“强预期、强现实”均有所削弱,市场逐步回归理性,铜价进入震荡调整期。运行区间参考:沪铜主力6.5-6.7万,伦铜8000-8400美元,废铜6.0-6.15万。
铝:周内铝价趋势呈现为外弱内强趋势,随着宏观利好消息消化伦铝逐步走弱,不过在国内多项政策支持下,沪铝表现抗跌并持续上行,短期仍将保持高位,本周或将走出先涨后落趋势,沪铝关注1.86-1.92万 ,伦铝关注2320-2450美元。
锌:整体上,宏观利好叠加基本面支撑,市场情绪乐观,沪锌表现坚挺,带动锌价走强。但当前各地疫情有加剧迹象,警惕风向反转,本周或呈先涨后跌,参考区间2.35-2.45万。
铅:现货市场原生铅稳中有增,检修企业陆续复产,但原再生铅价差走阔,压制铅锭需求,下游刚需备货,市场成交一般。料本周交割货源流出,一定程度压制铅价上空间,主要在1.52-1.56万区间。
锡:伦锡上方压力位看2.4/2.5万区域;沪锡压力位看19万关口,多单建议建议谨慎持有。现货市场,上周锡锭上调幅度减弱,走势大幅波动导致现货商家报价略有混乱,市场延续谨慎情绪,下游刚需采购为主。
镍:消息面偏空,市场对供应过剩利空及资金炒作利好认识更深。基本面利空,但由于资金操控可能扭转当前偏空氛围,预计本周沪镍价格整体偏强概率大些,波动区间19.5-21万。
钢坯:周末唐山钢坯价格累降40报3520元/吨,目前唐山本地主流钢厂普碳方坯报3520元/吨,秦皇岛卢龙钢厂普碳方坯报3500元/吨,均含税出厂。上周五黑色系期螺夜盘持绿下挫,原油大跌等外围及LPR预期不稳,市场观望情绪浓,加上淡季效应以及环保限产影响下,终端需求萎靡,周末钢坯直发表现偏弱。虽然当前市场实际需求仍弱,但考虑到钢坯库存数据偏低,对坯价有一定支撑作用,加上逐利心态下,厂商挺价意愿仍存,故预计短期钢坯价格稳中震荡整理。
焦炭:20日临汾一级湿熄焦出厂含税2430元/吨;唐山准一级湿熄焦含税到厂2420元/吨;潍坊准一级干熄焦出厂含税2780元/吨。国内焦炭市场暂稳运行。供应方面,产地焦企出货情况较好,且钢厂采购积极性回升以及部分中间贸易商进场拿货,焦企厂内库存低位运行,部分焦企有惜售意愿,加之原料煤部分煤种价格企稳反弹,对焦炭现货价格有一定支撑,部分焦企对后市看涨预期逐步增强。需求方面,钢厂厂内焦炭库存仍处低位,考虑到冬储补库需求,采购积极性有所提升,但钢厂盈利有限,对焦价提涨有抵触情绪。预计短期内焦炭市场暂稳运行。
宏观与行业要闻
1、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5.8%
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至4.25%-4.50%区间的概率为75.8%,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24.2%;到明年2月累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40.7%,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48.1%,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11.2%。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一项全面气候协议
当地时间20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在闭幕全体会议上达成了一项全面的气候协议。当天早些时候,缔约方大会同意设立一个基金,帮助遭受气候灾害打击的发展中国家。
3、乌克兰能源部敦促民众减少用电量
乌克兰独立通讯社11月20日报道称,乌克兰能源部当天再次敦促乌克兰民众减少用电量,并储备保暖衣物、热水瓶、水和食物等物资。乌克兰能源部副部长萨法罗夫(FaridSafarov)当天表示,目前乌民众平均减少了10%的用电量,但是为了尽快恢复整个电力网的平稳运行,民众需要将用电量减少25%。他敦促民众采取一些节电措施,尽量不要使用不必要的电子设备,熄灭无人居住的房间的灯,避免使用微波炉和电热水壶,不要同时打开熨斗和洗衣机等。他还表示,未来能源状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乌克兰人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4、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的新举措
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20日在武汉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开幕式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的新举措。张云明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不断完善多层次的创新示范体系,鼓励先行先试,为广大工业企业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开展5G+工业互联网实践,树立标杆样板,分行业分领域制定5G全连接工厂建设标准,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不断完善。
5、多家银行积极落实“金融16条”, 房企抓住机会力求稳健发展
该文件落地已满一周,为探究银行机构具体落地情况,包括国有大行在内的9家银行总行以及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15家银行分行称,“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措施涉及面较广、内容较多,正在积极研究落实文件要求。此外,亦有房企表示,“金融16条”利好房地产市场发展,将抓住机会发展业务。
6、刘世锦:实现双碳目标,要把重心转到创新型减碳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把关注的重心转到创新型减碳,他重点分析了创新型减碳的五个优点:一是可以实现长时间内对传统高碳技术或产业的替代;二是创新空间非常大,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三是大幅度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典型案例是光伏发电;四是产生更多的附加效用或福利,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五是触发和加速了能源等高碳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7、又到调价窗口,成品油或现年内第八次下调
11月21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再迎调整窗口。由于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整体震荡下移,当前国内参考的变化率处于负值范围,本轮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概率较大。据金联创测算,截至11月18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90.4美元/桶,变化率为-1.85%,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下调120元/吨。根据“十个工作日”原则,本轮调价窗口为11月21日24时。距离调价仅剩1个工作日,此次下调几无悬念,预计下调幅度或在130-140元/吨附近,折合升价约在0.1-0.12元。
8、我国外贸量稳质升,对世界出口贡献度稳居首位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需求放缓、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展现出较强韧性,对世界出口贡献度稳居首位。我国外贸企业积极扩市场,1—10月,出口19.71万亿元,增长13%。出口市场更加多元,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21.4%,对东盟出口增长22.7%。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增速明显。其中,汽车出口的增幅超过了50%。在一系列高水平开放政策推动下,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达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货物贸易顺差额达7277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外贸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9、今年全球市场白银缺口将创历史新高
世界白银协会近日表示,今年全球市场上的白银短缺将达到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将达到2021年水平的4倍。专家指出,到2022年,全球对白银的需求将同比增长16%,达到12.1亿盎司的新高。该研究所表示,除摄影外,每个关键领域的需求都将创下新的高峰,到2022年,白银开采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达到8.3亿盎司。该协会还指出,预计银价每年将下跌16%,至每盎司21美元。专家预计,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这将提高贵金属的机会成本,再加上美元持续走强,都将继续对白银价格施加压力。
10、中国10月铝进口量下降34% 因国内供应增加且需求疲软
由于需求持续疲软和国内供应增加,中国10月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量比上年同期下降33.9%。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上个月进口196,460吨未锻轧铝及铝材。在今年国内产量增加后,进口才出现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原铝(电解铝)产量增至345万吨,为连续第八个月增长。今年前10个月,中国原铝产量为3,333万吨,比2021年同期增长3.3%。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