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消息】
1、周二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的建筑支出意外反弹,但是10月全球工厂产出减弱,因为经济衰退担忧、高通胀以及疫情损害了需求。
2、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上修至荣枯线50上方,美国9月职位空缺意外增加了43.7万个,暗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非常强劲,再加上最新的通胀数据居高不下,一些分析师对美联储可能会软化加息立场的预期表示怀疑。调查显示,多数分析师仍看涨美元后市,这对金价不利,投资者需要予以警惕。
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1月2日在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提到,中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将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他强调,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等。
4、 中国经济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增速较第二季度上升了3.5个百分点。就业方面,9月调查失业率为5.5%,就业形势稳定。此外,通胀亦保持在较低水平,9月CPI同比增长2.8%,PPI同比增长0.9%,主要是得益于粮食丰收、煤炭和电力供应稳定。
【行业要闻】:
1、【阿根廷Hualilan铜矿进展】挑战者勘探公司(Challenger Exploration)在阿根廷的瓦里兰(Hualilan)项目在已圈定资源量范围之外见到矿化,在209米深处见矿65.3米,金当量品位2.4克/吨;在325米深处见矿12.2米,金品位11克/吨,其中包括8.3米厚、金品位16克/吨的矿化。
2、【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监管通关模式试点首票货物运抵甘肃】记者10月31日从兰州海关获悉,日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2970吨铜精矿从阿拉山口口岸入境后经兰新线直达甘肃金昌,由兰州海关所属金昌海关监管卸车,并对该批进口铜精矿实施属地查检。该批货物的运抵,标志着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监管通关模式试点正式落地甘肃,将大幅压缩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有效提升甘肃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层面】今日沪铜走势强劲,日内行情偏暖,主力月2212合约开盘63660元/吨,日盘收于63570元/吨,涨860元/吨,涨幅1.37%。市场情绪明显好转,金属延续反弹姿态,叠加低库存支撑,沪铜偏强运行。
【现货方面】据ccmn数据显示,11月2日长江现货1#铜成交价报64970-65010元/吨,涨490元/吨;升水250-升水290,跌20元/吨。现货市场,铜价上涨对需求带来拖累增加,下游畏高情绪下减少采买,接货商接货情绪仍然谨慎,整体成交表量下降。
【库存方面】截至11月2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减少4200吨至102225吨,跌幅3.95%;截至11月2日,上期所沪铜期货仓单20670吨,较前一日减少4370吨。
【供应方面】国内主要铜企方圆、紫金等冶炼厂检修;新疆等地疫情防控严格,铜运不出来;进口窗口持续打开,但进口货源仍有限,社会库存小增幅一万吨左右;9月份冶炼增量较快,料10月仍有增量,但粗铜供应相较于紧张且干扰仍存在;昨日lme铜库存下降6700吨,亚洲仓库的铜会在11-12月陆续到国内。但现货方面还是偏紧张。
【需求方面】铜消费起色难言乐观,弱势平稳为主。银十旺季消费不及预期,且现已进入11月,消费将边际走弱,叠加地产疲态延续,对铜消费形成拖累。此外铜月差高位,价格和月差限制了下游的拿货意愿,精废价差走阔也不利于精铜消费,从而对需求释放带来压力。但好在光伏、基建和汽车板块数据亮眼起到支撑作用。
整体而言,全球金融市场聚焦今晚的美联储决议,市场预计美联储12月份加息放缓升温,美指继下滑,金属延续反弹姿态。而与此同时,国内或将放松疫情管控措施而鼓舞市场情绪,金属需求前景得到改善。况且,近期沪伦两市库存均呈现下降态势,对铜价构成一定支撑。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分析师对美联储可能软化加息立场的预期表示怀疑。据调查显示,多数分析师是看涨美元后市,这对铜价不利,因此铜价涨势仍是受到宏观偏空压力压制的。叠加海内外需求面仍存弱势,国内地产疲态延续,消费起色难言乐观,铜价上行驱动力不强,故此,沪铜反弹高度有限。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