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CRA国际! 请登录|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139-2805-1668

资讯中心

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
宝明科技或率先量产复合铜箔 业内争议未断 谈替代或为时尚早
发布时间:2022-07-29 17:43:40 浏览:240

业内对复合箔量产仍存在分歧与争议,宝明科技(002992.SZ)却已率先同行宣布投建量产产能。

  首披投建复合铜箔规模产能

  7月27日晚间,宝明科技公告,近日,公司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项目投资合同》,合同约定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锂电池复合铜箔项目,主要生产锂电池复合铜箔。项目总投资为6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50亿元,流动资金10亿元。

  宝明科技在公告中指出,项目一期投资11.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10亿元,租赁厂房进行生产。而在前期的调研公告中公司表示,赣州一期项目达产后年产约1.5-1.8亿平米锂电复合铜箔(相当于传统铜箔约一万吨)。

  折合1万吨传统铜箔的产能并不算高,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度国内锂电铜箔出货量达28.05万吨,而该轮“扩产潮”中,国内规划新增锂电铜箔产能近100万吨。

  受资本关注或在于,宝明科技为国内A股中首个宣布投建复合铜箔规模产能的公司。

  复合铜箔是指在塑料薄膜PET等材质表面上制作一层金属导电层的一种新型材料,相比传统电解铜箔,复合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能解决电池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的行业难题。

  行业仍有争议

  实际上,除了宝明科技之外,双星科技、万顺科技及诺德股份等亦有所布局。

  但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其所在公司目前复合铜箔仍在认证阶段,现在获悉复合铜箔各企业尚未量产,都还在一个不断的摸索试验的过程当中。

  与市场想象不同,由于各企业对于复合铜箔基本仍在研发阶段,现在市场还没有达到替代的程度。“等相关的性能测试到达一定的成熟点,再看是否会进行一系列的替代。”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复合铜箔能否实现替代,并非制造厂家所能决定,而是由下游客户端。

  与此同时,对宝明科技“成本更低”的说法,业内亦有不同声音。宝明科技前期表示,与传统6微米的铜箔相比,复合铜箔中间为4微米的高分子材料,两边各1微米的铜,因此制造成本比传统铜箔更低,毛利空间较大。

  财联社记者获悉的一份纪要则显示,铜价8万的情况,复合铜箔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是当下时点,理论成本远高于(传统铜箔)售价,推广程度不够,达不到批量化生产的产业规模,若4.5um铜箔推广顺利,成本还能较6um下降一半。

  面对行业分歧,有接近宝明科技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宝明科技既然选择量产,理论上公司会有其计划安排,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据宝明科技前期调研公告中表示,公司2021年年初开始布局开发锂电复合铜箔,技术来源于公司在金属镀膜技术方面的长期积累,目前锂电复合铜箔生产良率约80%。

  宝明科技确实需要一针“强心剂”,Wind数据显示,近5年公司净利润停滞不前,在1亿元上下徘徊,2021年更是由于手机背光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订单价格持续下降等原因,使得公司巨亏3.54亿元。

  从财务数据中看,截至2022年3月31日,宝明科技货币资金2.37亿元,短期借款为1.93亿元,即使面对复合铜箔项目一期投资的11.5亿元,仍显得捉襟见肘。 不过,宝明科技的资产负债率近47%,并不算很高,公司通过利用有资金、银行项目贷款、产业基金等方式,仍有一定空间。


 来源: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

寻商机
供应 求购 商城

小程序

扫码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广东中再盟科技有限公司 crainternation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70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