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月CPI同比涨幅持稳,后期物价走势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10 16:35:00 浏览:208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由4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同比上涨2.1%,涨幅与4月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也与4月相同。
专家认为,5月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支持实体经济修复,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有所改善,但物价水平依然保持平稳。特别是在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我国CPI同比涨幅继续保持在3%以下的温和区间,殊为难得。
“当前的物价形势,为我国保民生、扩内需,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都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力度预留了回旋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从影响CPI走势的主要因素来看,据测算,在5月份2.1%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
“去年5月CPI同比涨幅为临近月份峰值,形成了较高的基数,对今年5月CPI同比涨幅持平起到一定作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从CPI的结构来看,5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4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8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7.6%、30.1%和26.9%;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4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其中,鲜果、薯类和粮食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9.0%、16.1%和3.2%,涨幅比4月均有扩大。
从环比看,5月份,食品价格由4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5.0%,影响CPI下降约0.36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2%,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当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4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其中,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上涨0.6%。
植信投资研究院秘书长邓志超认为,5月疫情防控逐步取得成效,需求和供给同时恢复,但供给恢复速度更快,集中体现在物流逐步畅通,鲜菜价格环比大幅下降,使得CPI整体出现下行趋势。同时,猪肉价格开始回升,筑底回升态势明显;汽柴油价格同比继续大幅上涨,环比也保持涨势。当月“猪油”价格环比回升对CPI形成支撑。正反两方面因素作用下,5月CPI环比由4月上涨转为下降,同比涨幅与4月持平。
“5月CPI环比由涨转降,表明国内生活消费品,特别是食品等基本生活消费品的供给保障基础稳固。这也说明4月CPI上涨,主要是受疫情等短期因素冲击的结果。”张立群说。
展望后期,在邓志超看来,随着国内疫情好转,供给恢复强于消费情况还将延续,或对CPI形成下行压力,但同时“猪油”价格或对CPI有一定支撑。因此,6月CPI同比涨幅可能与5月持平或小幅下降。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通胀水平整体可控。”温彬认为,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5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均位于收缩区间。各项稳增长政策要尽快实施、尽早见效,用好当前通胀相对温和及发达国家紧缩政策掣肘较小的时间窗口,确保二季度经济保持合理增长。同时,要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保障粮食生产,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
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环保再生国际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环保再生国际平台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司联系处理。